新闻中心 分类>>

j9.com借助哈啰“哈式骑”软硬件能力 共享电单车地方品牌遍地开花

2024-11-28 22:25:20
浏览次数:541 次
返回列表

  “我们主要聚焦北方和华东地区的一些小场景,这些小场景没有引起注意,但的确有较大的需求。”来自湖南的李朝(化名)是哈啰旗下SaaS平台“哈式骑”的合作商,他口中的小场景是指那些有景区、有工业园区、有大学的乡镇,对于共享电单车来说,相较于成熟的大场景,这样的区域竞争还有空白,正在逐渐形成规模,产生的客单价更高。

  和哈式骑合作,李朝最大的感受就是简单,“以前要自己去找生产共享电单车的工厂,还要找电池生产商、保险等。‘哈式骑’的金融方案也比较灵活,原本一年开10个城市,现在一年能开30—50个城市。”李朝告诉《IT时报》记者,而在运营中,因为每个城市不同的特点,如果我们自己去分析规律和需求,肯定不准确,哈式骑可以根据大数据以及地图坐标轴上的用户习惯分析出热门区域,提高共享电单车的运营效率,产生更大的效益。

  《IT时报》记者从11月27日举行的“哈式骑未来解码”圆桌论坛上了解到,“哈式骑”发布近一年来,已经在全国范围内达成了上百个城市或地区的合作落地,孵化了上百个地方性品牌。

  在哈啰骑行行业研究专家曹柯看来,随着中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机动车保有量持续攀升,城市交通问题日益凸显。“根据最近行业调查显示,中国城镇化率保持1%逐年增长,机动车保有量则以每年3000万辆的速度递增。”曹柯说,在这样的背景下,居民日均出行需求高达20亿次,其中3km内短途出行需求就占据了半壁江山,达到10亿次之多,这为共享电单车市场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巨大的增长潜力。

  便捷、环保,共享电单车逐步成为公共交通的重要补充和协同力量。在良性管控及运营态势下,政府也逐步放开投车限制以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特别是在2023年,城市开放增长趋势明显,但中、低线县镇仍有部分大品牌的空白区域,县级及以下城市的空白比例更是超过了50%,这为地方小品牌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哈式骑平台拓展负责人朱胜利表示。

  然而,随着共享单电车行业的不断发展,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准入门槛的抬高对产品、安全、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形成了行业向头部企业集中的态势。地方小品牌在生存空间上面临着巨大挑战。

  为了帮助更多地方共享单车小品牌实现蜕变升级,“哈式骑”平台在发布一周年之际,宣布全面开放哈啰积累的软硬件能力。通过一站式方式帮扶小品牌进行汰换升级,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和运营效率。

  比如,在精细化运营管理方面,“哈式骑”通过高效的运维管理和精准的供需匹配系统,实现共享电单车更好的供需平衡,投资回报率(ROI)提升30%。同时,精细化的运维作业系统能力,能够有效降低电力运营成本10%,缺电丢单率减少20%,电池丢失风险下降60%,确保用户体验有电可骑。

  论坛上,“哈式骑”还推出了全面符合新国标的新一代核心车型M38。该车型采用全新设计,不仅在用户骑行体验上有了很大提升,还在骑行安全性上进行了全面升级。尤其是在针对运营中的重要环节——换电场景上,“哈式骑”发布了全新的车电柜一体化运营能力,赋能城市高效安全解决换电问题。

  在软件平台方面,“哈式骑”也升级了很多新产品能力。比如还车能力更加完善规范,如蓝牙道钉、RFID、AI图像识别还车等技术的应用,可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用户还车需求;可灵活配置智能头盔和禁停区规则,进一步提升了规范用车水平并有效降低资产损失风险。 软硬件结合的一体化产品设计,很好解决了用车过程中信号差、弱网场景下还车难的问题;多样可组合的支付模式,也可满足不同运营环境的要求,降低坏账率;丰富的经营管理能力,协助企业轻松管理高效运营。

搜索